經濟問題永遠是中上層社交上的熱門問題, 於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 [ 信口經濟學家 ]. 經濟衰退下, 人人的切身之痛使經濟話題更是熱門.

    今天的問題, 並不是新的問題. 這些問題早在歷史上出現過了. 你可以說今天的任何問題只是歷史前例的一些 [變招]. 我們信口開河講經濟之際, 如果能按歷史前例引經據典, 那不但有說服力得多, 也使我們信口開河得更像有真材實料, 充正專家.

    經濟的盛衰其實是一種周期現象, 這點在歷史上已屢證不爽. 即使是完善的經濟發展, 到了高潮也有物極必反的一天. 況且許多人現在說, 九十年代中期亞洲極度興旺的經濟現象, 只是一種泡沫經濟現象.

    香港過去的繁榮, 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地價高企. 地價[貴]之下, 人人覺得自己[富有]. 港英政府既採高地價政策, 大陸熱錢以至其他地方的熱錢又持續湧來追逐我們有限的土地資源. 人人都想搭順風車發財, 使地價升至極不合理, 到了與國民收入脫節的水平. 冷眼分析, 這明顯是一個必爆的泡沫, 只是人人仍然瘋狂入市. 地產從高潮回挫達五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. 即使在現下的水平, 地產價錢對一般人的購買力只怕仍然偏高.

    天下無不爆之泡沫, 經濟歷史上投機泡沫爆破的例子簡直太多了.

    遠在一七二 0 年, 歷史上已有兩大教訓. 那年 Mississippi Company 和 South Sea 的泡沫仍然令人震驚.

    話說法國當年也是北美大陸的殖民者. 當年法屬北美洲的一切權益, 由法國政府屬下的密西西比公司專利控制. 由於當時人人認為北美前景形勢大好, 結果法蘭西王和政府便決定以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, 而不是以真金白銀, 來作法蘭西皇家銀行發鈔的後盾. 不用說的是那時人人搭順風車, 爭購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. 一七七0年密西西比公司結果以倒閉終結, 不但投資(機)者血本無歸, 連升斗小民持有的鈔票也變成廢紙.

    同年南海泡沫也爆破, 英國的災難幾乎一樣大.

    歷史上有不少這類投機的泡沫, 被炒的項目甚至包括鬱金香花球! Tulip bulbs 當年的炒"農 "可說是近代最 infamous 的speculative bubble.

    投機者有一個似是而非的邏輯: 他們可以不問投機項目的物值, 只要他們相信有更傻的人願出更高價買他們想買的東西, 他們便會入貨! 最後一個傻人出現後便是泡沫戳破之時. 香港的地產泡沫其實在近三十年已爆過三次了, 所以你可以說九八年的情況[正常].